传 播 前 沿 健 康 资 讯

搭 建 医 患 沟 通 桥 梁

当前位置 : 首页 » 养生保健 » 亲子母婴

新生入园 分离焦虑期要给宝宝安全感

日期 : 2017-06-20来源 : 作者 : 编辑 :

又到了金秋的九月,新一批宝宝们要离开熟悉的家来到新的环境幼儿园。这样一个有着玩具和小伙伴的游乐园,对那些2至3岁初次来到幼儿园的宝宝们而言,却犹如一个巨大的怪兽,将自己从妈妈爸爸的身边夺走。爸爸妈妈一定要陪伴宝宝度过分离焦虑,在抚养过程中尽量不要频繁地更换抚养者,让宝宝的安全堡垒能够形成。

孩子们在刚来到幼儿园的时候会出现很多不适的反应,哭闹、喊叫、不停问问题,或是做一些跑跳、敲打桌面的行为,有的孩子表现为静坐发呆、拒绝吃饭、拒绝睡觉等。“上述的这些表现都是分离焦虑的典型表现。”宋若文说,一般情况下宝宝都会有分离焦虑,只是程度不一样。分离焦虑对宝宝心理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若比较严重,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行为、适应力,也会对日后健全人格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宝宝离开熟悉的人或到陌生的环境,会产生不安全感。家长可以提前在心理上为宝宝做好准备,例如带宝宝提前去熟悉一下幼儿园的环境。

此外,家长还可以给宝宝建立合理的期待,让他相信幼儿园是一个快乐的地方,并且在入园的时候清楚地告诉宝宝你的安排,如几点会来接他回家。这样即使宝宝不愿意,也都会在无形中形成一种预期。当然照顾者应该按约定时间来幼儿园,让宝宝建立信任感。

分离焦虑也是亲子关系密切的体现,只要家长采取正确的方式,及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就能陪伴孩子度过分离焦虑的阶段,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的小天地。

安全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安全感有利于学前儿童形成积极的认知探究倾向


人都有认知内驱力,婴幼儿的认知内驱力表现得尤为强烈,婴幼儿总是不知疲倦地探索自己周围的环境,  对任何事情都要亲自去尝试和操作。这种好奇好问好动的倾向是极其宝贵的认知品质。这种认知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与儿童的安全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它一般是在儿童有安全感或者没有意识到危险和威胁的情况下产生的,也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巩固的;反之,如果儿童意识到了危险和威胁,那么他往往就不敢去探究,也可能停止正在进行的探究,使其认知需要得不到满足。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和雷诺所做的实验也说明了这一点。实验对象是一个叫艾伯特的4个月的男孩。起初玩白鼠时,他一点也不怕。后来,实验者就在孩子玩白鼠的同时敲打钢棒,发出猛烈的响声。几次以后,这个孩子只要一看到白鼠,即使没有响声伴随,也表现出极度的害怕,以后甚至还害怕与老鼠类似的物体,更不用说抚摸和认识这些动物了。由此可见,给儿童创造一个安全轻松的认知环境是培养其积极的认知探究倾向的重要条件。

2、安全感是学前儿童乐于交往、与人建立积极情感关系的保证

安全感是人与人进行交往、建立信任关系的前提。一般而言,当儿童拥有了安全感,他就敢接近别人,与人交往,并建立信任关系,从中体验到交往的快乐,而这会进一步增强儿童与人交往的意愿,提高他社交的能力;反之,如果儿童对人缺乏安全感,那么他就不敢或不愿与别人进行交往。从另外一种情况看,假如在与别人进行交往的过程中,儿童的安全感遭到了破坏,那么,他的社交意愿也会遭到阻抑。

3、安全感决定儿童对群体的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指出,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就会产生归属的需要。显然,儿童也有这种需要,而且,他们由于身体弱小,缺乏足够的应付环境的能力,因而其归属需要往往显得更为强烈,他们需要归属于一个或几个群体。在群体中,他与其他人共同活动,一起娱乐,认识自己,也认识别人;体验别人的关爱,也关爱别人。通过群体归属感的满足,儿童的心理得到了发展。但是儿童是否愿意归属于某个群体,在群体中他的归属需要是否能得到切实充分的满足,这主要取决于儿童能否在群体中体验到安全感。如果儿童在群体中感受到安全、稳定、有秩序、民主,受到尊重和关心,免受惊吓、威胁和惩罚,那么,他往往就会乐于参与群体生活;反之,则容易逃避群体,拒绝参与群体活动,甚至封闭自己。如果儿童总是把自己封闭在群体之外,那么这对其心理的正常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4、安全感会影响儿童的价值评价体系

人既是自然实体,也是社会实体。从出生第一天起,人就开始了其社会化的历程。在这个过程中,在需要的基础上,人逐渐有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动机,养成了自己的行为方式,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人生观、世界观等价值体系。很显然,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个人经验的结果。一个人是否拥有安全感,是否体验到足够的安全感,对其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形成会产生重要影响。来自民主和爱的家庭的儿童较之来自充满冲突和暴力家庭的儿童,往往更有安全感更自信更乐观,对同样一件事,两者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和体验。因此,儿童的安全感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其实,安全感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远不止这些。

 

责任编辑:王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