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播 前 沿 健 康 资 讯

搭 建 医 患 沟 通 桥 梁

当前位置 : 首页 » 前沿医疗 » 医院在线

世界首例!解放军总医院成功进行5G远程操控颅脑手术

日期 : 2019-03-18来源 : 健康时报作者 : 毛圆圆编辑 :

(健康时报记者毛圆圆 驻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特约记者罗国金宗睿)远程控制机器人手术已经不是新鲜事物,5G通讯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开始崭露头角,而5G+远程控制机器人手术,并且应用在人体上还属于世界首例!

3月16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与位于三亚的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神经外科之间,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5G远程操控人体开颅手术。


凌志培教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进行5G远程操控

3000公里外为患者进行微电极记录精准定位

记者了解到,位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手术室的患者是一位68岁的严重帕金森患者,患病已有10年时间,近些日子,患者的病情加重,出现了双手震颤、行走困难等症状,急需进行难度极大的帕金森病脑深部电极植入手术,俗称“脑起搏器”植入手术。

在手术室内,首先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潘隆盛、崔志强、徐欣、毛之奇、宗睿、陈亚坤、方升等专家完成麻醉、消毒、钻孔和电极植入设备安装调试等操作;随后,在中国移动、华为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持下,在北京和海南之间建立5G通讯连接;然后,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凌至培教授,在相隔3000公里的海南三亚,通过遥控操作这台手术中最关键的步骤—脑内微电极记录神经核团电信号,进行电生理的精准定位。


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专家潘隆盛为病人做术中查体

手术关键是找准电极植入的位点

凌至培教授介绍,这种手术要求将脑深部电极非常精准地植入到大脑治疗靶点(丘脑底核)。该靶点位于大脑的中心部位,体积约40mm3,比黄豆还小,对于电极精准植入具有很高挑战。

“为帕金森患者记录脑内神经核团电信号、找准位点植入脑内电极,是手术的关键步骤,如果做不到精准,患者的症状就不能得到缓解。”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潘隆盛说。

记者看到,凌至培教授在海南的电脑上直接操控北京手术室内的机器设备,将微电极以0.5mm间隔,逐步向脑内推进。微电极记录到的脑内电生理信号实时反馈,通过屏幕呈现在海南办公室屏幕,进而凌至培教授通过键盘在电脑上发出微刺激的信号,对在北京手术室内的病人进行电刺激,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是否有副作用。此步骤完成后,远程操作结束,转由现场专家完成脉冲发生器植入。

记者注意到,当微电极精准定位后,对靶点给予临时的微电流刺激,患者的震颤症状立即消失,胳膊运动一改过去僵硬、迟缓的状态,变得灵活自如。

“我们医院还有一个特色,患者在植入电极后,立即在对面的术中核磁共振间进行术中磁共振扫描,确认电极安放部位准确。这位患者在5G技术远程操作下完全达到了手术预期。”潘隆盛医生说道。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主任余新光教授评价,此次手术不同于过去远程视频会诊指导手术和远程手术规划,而是实实在在的通过5G技术,远程遥控机器人进行人体手术。手术过程中信号传输流畅,没有因为3000公里的距离,出现卡顿、处理不及时、反馈迟钝等不良事件,验证了5G远程机器人手术的可行性。

未来,通过5G技术,当地医生为患者完成基本的手术操作后,专家通过远程手术,实施关键的、难度大的手术步骤,这种组合必然可以提高边远地区手术质量,拓展手术救治范围。5G技术将为分级诊疗医改政策落地提供更坚实的技术支撑。